Intel1億美元“拉攏”深圳制造
本周二,英特爾2014年春季IDF(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在深圳開幕,英特爾新任CEO科再奇首次在中國公開亮相,就拋出了野心勃勃的反攻計劃。除了宣布將在2014年大力發展平板電腦市場,改變目前英特爾芯片在移動終端領域的疲軟局面之外。科再奇還高調宣布英特爾將投資1億美元,在深圳設立“英特爾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用于拓展新的市場機會。
借力“深圳速度”再戰平板市場
在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強有力沖擊下,傳統PC市場如今的日子著實不好過。作為PC芯片行業的老大,英特爾自然也遭到了池魚之殃。自2012年第四財季開始,英特爾營收和凈利潤連續三個季度下滑。英特爾2012年第四財季營收同比下降8.5%,凈利潤同比下跌26.5%;2013年第一財季營收同比下滑2.5%,凈利潤同比下滑25.3%;到了第二財季更是創下營收同比下跌5.1%、凈利潤同比大跌29%的巨大跌幅;直到2013年第三財季,營收和凈利潤才實現同比持平。
對此,科再奇直承“英特爾錯失了平板電腦的機會”,因此在2014年,英特爾制定了在平板電腦市場的“激進”出貨量目標。科再奇表示,今年希望搭載英特爾芯片的平板電腦能夠賣出4000萬部,同比增長超過300%。而為了完成這個目標,英特爾對于集中在深圳的德普特、藍魔數碼、漢普電子、天智偉業、臺電科技等中國平板電腦和配件制造商寄予了厚望,因為它們雖然名氣沒有三星、蘋果閃亮,但在去年出貨的所有Android平板產品中,這些被業內稱為“白牌”的廠商卻悄然占據了巨大的份額,尤其是在100美元以下的平板電腦市場,它們更是真正的“壟斷”者。
為了說服這些廠商加盟英特爾陣營,科再奇也毫不吝嗇。他宣布,英特爾在深圳成立智能設備創新中心,同時投資1億美元建立英特爾戰略投資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為合作伙伴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市場資源以及資金支持。顯然,英特爾希望借助頗具傳奇性的“深圳制造”,為自己的平板電腦市場反擊戰全面提速。
積極布局4G暗戰高通、聯發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平板市場之外,英特爾還對方興未艾的可穿戴設備市場虎視眈眈。在本次IDF上,英特爾升級版的可穿戴設備芯片Edison再度亮相,并將成為英特爾下半年推廣的重點。據瑞信集團預測,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場規模約為30億~50億美元,未來兩到三年有望成長為300億~500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據艾瑞咨詢預測,2016年的相關市場規模也將從2013年20.3億元增長到169.4億元人民幣。對于這門有“錢景”的新生意,英特爾顯然不愿意再像平板市場一樣錯失良機了。
科再奇指出,在深圳設立的英特爾智能設備創新中心,其投資對象不僅僅只包括平板類的移動設備,還包括智能手機、PC、2合1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等相關技術領域。科再奇表示,這一創新基金是英特爾投資對推動中國IT產業和生態系統發展承諾的深化。
不僅如此,在移動通信芯片領域,英特爾也悄然向當紅的高通、聯發科發起了挑戰。在本次IDF大會上,科再奇首次展示了面向入門級和高性價比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細分市場的英特爾首款3G集成移動系統芯片——SoFIA,該平臺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出貨給OEM廠商。在4G LTE方面,科再奇也宣布將推出支持中國市場所要求的TD-LTE、TD-SCDMA協議的CAT6 LTE平臺,而且其出貨時間可能要比聯發科的LTE芯片更快一步,這有望打破高通在我國4G手機芯片市場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移動芯片市場,英特爾的合作伙伴陣營目前規模尚小,除了華碩、宏碁等來自PC業的鐵桿之外,在傳統手機廠商陣營中僅有聯想、中興等此前有過試水性質的合作,因此對于英特爾來說,盡快向產業鏈合作伙伴證明其芯片產品有著更強的性價比才是當務之急。